第四讲 交际礼仪
闫玉良
一、礼交礼仪
(1)心态:阳光乐观,富有爱心,乐于助人,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东西,拾到东西主协归还失主,找不到失主再交公。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力做到。
(2)胸襟:关注他人的优点,不嫉妒别人的长处。不为难别人,不计较别人偶然的无心冒犯。
(3)风度:出门相逢,礼让三先:尊长优先,女士优先,弱者优先。
(4)见面:和人约见要守时,最好提前5分钟到。见面之后要主动问好。东方国家习惯行握手礼,西方国家习惯拥抱,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通行合掌礼。
(5)接电话:先问好,后介绍,再倾听,不要问“有事吗”之类的问题。嘴里不要咀嚼东西,手边不要做其它事。态度谦和,语言简洁,音量适中,面带微笑。拨打电话不超过3分钟,遇到饶舌者可委婉提醒,由对方先挂电话。误打别人电话时说声“对不起”,接到误打电话时提醒“打错了”。
二、社会礼仪
(1)睦邻:使用音响设备时音量不要太大。别人休息时不要发出声响,住在楼上的人不要搞剧烈运动。不侵占公共场所,不损坏公共设施,不影响公共卫生。
(2)上公路:不在公路上玩耍,不走成横队影响交通,步行或骑车不上机动车道。红灯停,绿灯行,一律靠右行。
(3)坐轿车:轻拉车门,让尊者先上,把尊贵的座位让人尊者。主人亲自驾驶车辆时,依次为后排右,后排左,后排中,副驾驶座。
(4)坐车船:人多时排队,人少时礼让。遇到老弱病残、孕妇和抱小孩的妇女要主动让座。
(5)过楼梯:上下楼梯靠右行,不追不抢不拥挤。脚步平稳轻盈,一步一个台阶。
(6)乘电梯:乘座手扶电梯时,站在扶手右侧,左侧留作通道,方便有急事的乘客。出入厢式电梯时,礼让客人、长辈和女士。先进去的人按按住“开门”按钮,礼貌地说“请进”,进入电梯后,按下大家要去的楼层按钮。当电梯人数超载时,不要强行挤入。到达目的楼层:一手按住“开门”按钮,一手做出请出的动作,可说:“到了,您先请!”然后遵照由外而内的次序出电梯。
(7)逛超市:不喧其他物品进入店内。不将未选中的商品随手乱放,不随意挤、捏、拆开商品,不剥掉蔬菜上的黄叶。按顺序排队付款。主动把自己行风的货品放在付款台上,用完手推购物车后送回原地。
(8)看演出:提前几分钟入场,对号入座。不吃零食和饮料。不随意起动和交谈,离座时向左右邻座道歉“对不起,打扰您啦!”不拍照,不起哄,不提前鼓掌。看京剧到精彩处要“叫好”,看戏等一幕结束时再鼓掌。男士鼓掌应两手掌一起用劲,声音坚定;女士应用一只手的手指去拍打另一只手的手心。
(9)借东西:不向别人借贵重的、心爱的物品。不向别人借自己没有能力归还的钱财。借东西要打欠条,等别人取出递给你才能拿。借后要准时归还并表达谢意。如有损坏,要主动赔偿并道歉。
(10)探病人:尽量选在病人状态较好时探望,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。交谈内容要得体,不有刺激病人。说话音量要适中,不要影响其他病人。探望特殊病人,不宜选择对其病情有碍的礼品。
(11)游览参观:在游乐场等娱乐场所,要遵守规则,为他人着想,不争抢、霸占或毁坏娱乐设施。在观看体育等竞技时,要为比赛双方加油,不辱骂裁判员、运动员,不喝倒彩。
在景区、公园游玩时,不乱丢垃圾,不随地吐痰,不霸占、踩踏座椅。文物古迹是历史文明的遗迹。参观时,要爱护文物,不能攀爬文物,更不能在文物上涂抹、刻画。在博物馆内参观,要保持安静,不触摸展品,不损坏馆内设施。在展览馆、展览现场,要按顺序观看,不喧哗,不哄抢宣传册或赠品。
三 、做客待客礼仪
做客:
(1)提前预约,不做不速之客,不在别人吃饭睡觉时拜访。
(2)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再进门,进门时要主动换鞋。
(3)不要东张西望,不要到处乱摸,不打听主人的隐私,不批评主人的布置,不进入主人房间。
待客:
- 客人来访,要事先准备,把房间收拾整洁。要热情接待,帮助父母排座、递茶后可告辞离开,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“再见,欢迎下次再来”。如父母不在家,应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。
- 自己的同学、朋友来访,应热情接待,初次来访的,应给父母逐个介绍,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,可用茶水、水果、图书等招待。
- 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,应陪小孩一起玩,或给她讲故事,和他们一起看书、听音乐、看电视。
- 吃饭时,同学、朋友来访,应主动邀其一同用餐,如果客人申明吃过,先安排朋友就坐,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。
- 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。
- 送客要送到门外,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。